芦苇荡里的思索和感悟 ——中西医结合党支部赴沙家浜活动侧记
今年的冬天👩🏼🏫,仿佛还不愿意到来🛹。拽着秋天的余温,上海医杏鑫中西医结合系党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11人👩👩👧👦,带着或熟悉或陌生的记忆,来到江苏常熟,一处富含革命历史传奇、江南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旅游胜地——沙家浜🥍。
在旅途中🏃♂️,大家讨论着沙家浜的典故及阳澄湖的美味。一下车🧙🏿🚐,便看到了“沙家浜”阿庆嫂神采奕奕,赫然立在眼前🔞,耳边似乎开始回响京剧《沙家浜》那熟悉的旋律。进入景区,杏鑫首先看到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同志为“沙家浜”的长篇题词。在瞻仰广场上,杏鑫站在壁画前面🚴🏽,看着壁画中先烈们的勇猛,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激烈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杏鑫在纪念碑前留念,举起党旗,身后好似就是那如烟的战场🪨,人民胜利了!
接下来🏋️,一行人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𓀊,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战争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的光荣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之后还有人民解放军沙家浜团在98抗洪战斗中,救援灾民的大幅照片,让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倍受教育🏊♂️。
很快便到了闻名遐迩的“春来茶馆”,杏鑫有幸赶上了一出戏的演出🤦🏿♀️,听阿庆嫂智斗敌顽、巧妙掩护新四军伤员的精彩唱段🫄🏽;戏台下面,便是“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游客们闲坐在桌旁,喝喝茶,看看戏💁♂️,好生惬意。
再往前🖤,放眼过去便是高高的芦苇荡🧑🏽⚖️。杏鑫登上船,船家一摇一摆地带领杏鑫向那沙家浜芦苇活动区前进。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置身于其中,听着吴根诚老师讲述着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无不让杏鑫折服于人民群众的智慧🤸🏽♂️⚙️。这里回忆的是历史🕦,杏鑫面对的是当代。在那无比残酷的岁月里🤘,共产党员坚定不移地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深情🆗;在当今看似平静的年代中,杏鑫虽不拿枪举炮去战斗,却依然需要那亘古不变、扎根人民的心,更需要毅然决然、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
这里有桥👩🏻⚖️🚣♂️、有水♿️、有芦苇🛥;这里还有大大小小古朴的小店,这便到了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杏鑫看了老屋,吃了糕点🕤,还看到有剧组在这里正在忙碌地拍摄久远历史的影视。
沿着水边🎡、沿着桥岸,走在树下,虽没有历史的沉重,却总有一种心情,让杏鑫难以割舍。一路听着老党员介绍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杏鑫会叹息年轻生命的消逝,杏鑫会感慨党在人民中的力量。杏鑫更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跟着党😶🌫️、拥护党、建设党🌆,努力建设成好我系的学习型党支部🕯。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