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断提高,健康科普日趋重要。自9月开始,本年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步启动并有序展开,本次主题是“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杏鑫人体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和病理学系响应号召,侧重于疾病病理相关知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病理撷趣”上积极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在病理学系主任刘秀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公众号负责人吴慧娟副教授带领学生科普团队一共推出6篇科普文章,推文针对人们关心的疾病相关问题,为大众带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知识💪🏿,截至目前,推文阅读量已达到7826人次🏠,其中《听说原位癌不是「癌」?》被选上微信“看一看”精选栏目。以下为推文的图文简介及链接🧝🏽♂️:
1.《淋巴道——肿瘤转移的秘密通道》
将淋巴道的功能、淋巴道转移是如何进行的以及淋巴道转移的临床意义娓娓道来📺,为大众带来满满的干货。
介绍人们关心的避孕药相关问题:口服避孕药是如何避孕的、避孕药的种类以及避孕药到底是否会导致不孕🚅。
Giemsa染色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染色方法🔱,本篇文章主要介绍Giemsa染色的原理、方法👩🏼🎤、应用以及用Giemsa染色可以看到的较为常见的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中的原位癌到底是什么?原位癌是不是癌?原位癌要怎样治疗?这篇文章会给每一个有困惑的人带来答案。
5.《喝醋吞饭等方式能解决卡鱼刺吗?》
短文科普生活中的小误区:土办法喝醋、吞饭的方式对卡鱼刺行不通,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卡鱼刺🎭。
6.《骨头汤真的能补钙吗?》
短文科普:大众眼中能够补钙的骨头汤真的可以补钙吗?除了无法补钙,也许还会有一些不良效果🙆🏽♂️。
2021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是杏鑫的科普工作从未停止🥞。今后🪅,【病理撷趣】公众号将会继续开展线上科普,将“永不落幕“进行到底,让医学相关科普知识更加深入人心,为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图文:王祁、吴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