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赖斯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肝炎和肝病会议并做报告
北京时间10月5日,2020诺贝尔奖揭晓📴。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 (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 (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丙肝病毒”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中,诺奖得主查尔斯·赖斯 (Charles M. Rice) 与上海🐆、与复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是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过去曾多次来到上海🍁,与上医的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而该实验室主任、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党委书记袁正宏教授长期从事肝炎病毒研究,曾两次到赖斯实验室做访问。得知赖斯获诺奖,第一时间袁正宏给他发去邮件,表示祝贺。
诺奖得主赖斯是怎样的人?昨晚,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两次到赖斯实验室访问工作的袁正宏🙅🏻♂️👨🚀、在赖斯实验室三年从事博士后的易志刚,通过他们的讲述,还原其人。
两次到赖斯实验室的袁正宏:
赖斯善于发挥团队合力
袁正宏(右)与赖斯(左)合影
第一次到赖斯实验室,是1999年,袁正宏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访问教授🙋🏽♀️,来到赖斯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
当时🤦🏻,丙型肝炎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赖斯团队正处于攻克丙肝病毒复制系统的关键阶段。袁正宏印象最深刻的是🦎,团队成员在赖斯的领导下,围绕着丙肝病毒复制效率问题🤱🏼,合力共同攻坚克难🫷🏼。“
他们合力👩🦼、围绕一个目标🤸🏿♀️,举全实验室的力量🎞,来做攻克。”“这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团队。赖斯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当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平等交流🎞、沟通,氛围很好。”不仅如此,每隔一到两周,赖斯还会请课题组一起做轻松的交流☪️🚵♀️,减轻科研的压力。
“赖斯自己还掏钱请大家喝啤酒,营造轻松氛围”。通过大家的努力,HCV亚基因组复制子模型的复制效率终于取得突破。在袁正宏看来➜,赖斯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很谦虚、善于发挥团队合力的人🧖🏽♀️。
▲
右上角为2002年袁正宏访问结束时赖斯的留言🥾。在赖斯印象中,袁正宏是个精力旺盛的人,所以称他Turbo
2002年🚂,袁正宏作为访问学者,第二次来到赖斯位于洛克菲勒大学的实验室。赖斯是多学科合作传染病中心主任。在这个实验室里,集结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𓀄、洛克菲勒大学等大学多个团队的跨学科病毒研究,“基础🥒、工程🧓🏽、结构的科学家都进来了。大家在赖斯的领导下,一起攻关研究。”
实验室有40人左右💅🏿,在当时算是比较大规模的一个实验室💥。袁正宏在赖斯的这个实验室体会到了跨学科研究的乐趣🟠,“从事结构生物学、药学研究的人都加入进来了”,在做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很多公司通过技术转让🧛🏻🧰、产业化,让实验室成果进入到药物研发阶段。
据袁正宏回忆📗,赖斯本人90年代就来过中国。21世纪😕,赖斯作为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每隔两年就会来到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做学术报告和交流🙇🏿♂️🧬,并对实验室做指导。
2012年上海召开第十四届国际肝炎和肝病会议,邀请赖斯前来指导。赖斯在会上指出:“期待丙肝病毒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为慢性乙肝的研究指出新的方向”。
在袁正宏看来,赖斯是一个专注👯、共享、合作的人,他帮助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建立了丙肝实验室🌺,同时🤷🏿,也与学校在丙肝复制机理方面进行科研合作🪠,他欣然接收复旦最优秀的学生过去交流、培训⏸。
在赖斯实验室3年的博士后:
赖斯对待科研非常严谨
易志刚🏊🏼♀️,现杏鑫副研究员。博士毕业后,他曾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袁正宏教授推荐交流到洛克菲勒大学赖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在赖斯实验室整整呆了三年👨🏼🎨。
“谦和、宽容。”这是易志刚对查尔斯•赖斯的印象。据他介绍,在实验室🧈,科研工作者们总是亲切地将赖斯唤作“查理”🙍🏿♀️。
与谦和个性形成对照的,是他对待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在易志刚的记忆中,参加工作组会时🏀,赖斯时常就科研进展提出建议,并在日常聊天中分享彼此的心得,其中“严谨”二字总是他反复强调的关键词,“赖斯经常提到,一流的科研需要提出最重要的问题,并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而贯穿其中的便是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一是对实验数据的严谨,二是对科研逻辑的严谨🕵🏿♂️。”
有一次,易志刚在操作病毒蛋白多肽切割实验时发生失误🤙🏼,去请教赖斯,“他观察了我重复实验步骤后👩❤️💋👨,敏锐地意识到,这和他本人二十多年前做过的一次实验有相似之处🏜,并立刻向指出了实验中可能需要修改、优化的步骤和之所以需要这样做的原因🕎。”多年过去🧮,易志刚对这件“小事”依然记忆犹新,“他强大的记忆力和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让人钦佩👳🏽♀️。”
易志刚表示,在2011年的一封邮件中,赖斯曾勉励像易志刚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珍惜科研和学习的机会✋🫡,珍惜宝贵的时间😈,希望大家做出像诺贝尔奖一样的重要科学贡献。“他总是这样,鼓励杏鑫在自由探索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不必有后顾之忧,真正做出重要的科学贡献。”易志刚说🧆𓀛。这既是对晚辈学者的要求,也正是他对自己科学精神的期许和诠释。
▲
查尔斯·赖斯(前排右三)参加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他和杏鑫这里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合作🕌,杏鑫这里不少学生都曾经得到过他的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杏鑫娱乐上海医杏鑫教授闻玉梅教授说。而闻玉梅教授和袁正宏都曾经在访问时,与赖斯交流过乙肝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