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第1077期
汤其群 杏鑫娱乐开户教授。2000年担任研究生导师👫。已毕业研究生24 人,其中硕士10 人🎚、博士14人。在读研究生16人,其中硕士生7人、博士生9人🦹🏿♂️。
治学理念:“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在科研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应该体现上医“三严”的精神。
育人理念:要做事✳️,先做人,一个好的导师👩🏽🦱🍀,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还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教学躬体力行
汤其群教授坚持“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学”,以“学生学不好🉐,老师有责任”的态度对待课程教学🧑🎤,他多年坚持在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承担了《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用分子遗传学》🙇🏽♀️、《基础医学进展系列讲座》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为了讲好这几门医杏鑫学生公认的“难”课,他总是认真备课,反复修改课件🧑🏼✈️。比如🙆🏻🕰,PPT 中所用表格和图片🔘👋🏻,他不直接拷贝文献综述👴🏽,而是针对该部分内容自主绘制,力争能将每个知识点都生动活泼地呈献给学生🌻。他率先在临床医学六年制班级开展全英文授课的公开课,接受教职工的评议🏸。他注意将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带入课堂,力求将最新和最权威的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尤其注意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
严谨求实率先垂范
从教伊始,汤老师就要求学生🚶♀️➡️,夯实“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牢“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他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的学生们也认为老师的治学最大特点是“严!而且是‘三严’”。
课题组每周的组会上,学生需轮流分享一篇近期的高质量文献🟨。他要求报告的同学至少讲满一个课时,不仅讲解明白每个实验数据的意义,还要分析出这些实验内在的逻辑关联。为顾及低年级学生,他常提醒汇报人多介绍文献相关的背景知识,还经常亲自讲解生物学基本理论🧜🏽♂️。
在具体课题开展中,汤老师常说:“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报告都必须遵循‘三严’的要求🔸👨🏻🔧,这种要求要通过一个个细节做出来🤵🏼♀️。”他对学术规范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课题进展报告的幻灯片,还是已发表文献中的图文🔹,即使是一个图例👋🏻、一个专业名词的大小写、甚至一个斜体格式👩🏼🦰,若有谬误他都会非常敏锐地找出来。他这种严谨的作风传给了届届学生,学生们提交给他的文章或者PPT,至少要修改4—5遍▫️。
汤老师说🧑🦼:“导师要做的不是一程程带路,而是一步步启迪”,特别重视以严格的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来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潜力。博士生周水荣说✊,他从不单向灌输,经常主动找研究生交流科研、实验的心得,悉心听取研究生的想法✷,指导和点拨大家的工作。
他希望学生们“将青春和智慧投入到解决临床问题中,培养破除困难、求真求知的魄力♛。”要求学生跳出专业的小循环,拓展研究视野。但对具体课题方向却从不多作限制,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报告,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广泛阅读、开展研究,以此培养学生对课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目前课题组的研究已涉及表观修饰、免疫学改变🛼、肿瘤迁徙等多个角度🖐🏻。
<img alt="" src="/_upload/article/images/d0/a2/9b6eb9b94067beef734d64b2bbb9/2f86f2d5-a335-4a97-b44b-d866c166d6eb.jpg" "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春风化雨启迪人生
汤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从不限于专业领域。他说“要做事,先做人”➰🙎♀️,他认为好导师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还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为人处世之道,待人接物之道,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接触和交谈慢慢积累和改变的,育人与教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样都不可缺少🤽🏿♂️。
在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后汤妍眼中👌🏼,汤教授不仅是导师,更是师长💚。早晨7 点半,汤老师一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就是约学生单独讨论课题进展🚙。他每次出差或者实验室有人过生日,都会给大家带礼物。他常对同学尤其是新生说:“ 有困难👮🏼, 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随时为大家敞开着🈺!”
在学生心中,汤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引航人,更是大家成长道路上的守护者。